犀牛娱乐原创
文|沈婉婷 编辑|朴芳
开播第三天,《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以下简称《唐诡3》)就火速在豆瓣开分8.1。
这也是《唐诡》系列从第一季至今创下的最快开分纪录。可喜的是,三季评分都维持在8分以上的水平;不仅如此,第三季也一改前两季相对平稳的热度走势,在爱奇艺首播当日热度值就达8800 、次日直冲9900 ,云合市占率、灯塔播放量等站外数据也迅速登顶。

老实说,这样的高口碑与生命力对于一向被续集“魔咒”笼罩的IP系列剧来说着实是来之不易。然而冷静下来观察一番也能发现,如此这般高开成绩的背后同样透露着丝丝隐忧。
还是那个“诡味儿”
如果要说《唐诡3》直观上相较于前两季最大的变化,那便是这一季的“唐诡”小分队要结束“南下”和“西行”的探案之旅而重返长安,在大唐的权力中心开启新的诡案地图。
开篇第一案“康国的金桃”就将西域贡品、志怪巨禽与朝堂斗争结合,在复杂案件中夹杂着长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一个小小金桃被皇帝、公主和太上皇三方势力倍加重视,还在途中遭遇巨鸟袭击且其专袭食桃者,由此引发的不仅是一桩惊悚诡案,还牵连出皇室内讧的假象。

紧接着的“成佛寺的哭声”单元案件则交织着少女失踪案与权谋暗线,一夜间被绑架四次的花季无辜少女舞阳失踪成谜,只因长相酷似“天后”而沦为权力阴影与人性扭曲的牺牲品。而屡次卷入案件的方丈广笑法师再次被列为“头号嫌疑人”倒是为此案制造了不少笑料与话题。
从目前已更的两个案件已能大致窥见《唐诡3》在前两季基础所做的延续和升级。
比如对奇诡案件的节奏把控上仍然是一如既往地恰到好处,让观众在较短时间内找到熟悉的惊险曲折和多反转的追剧体验,首集就铺垫了天子遇刺、将军重伤、过往嫌犯再现等多重悬念和伏笔,稍有疏忽可能就会错失关键线索。这种高能的叙事密度与紧凑感无疑是该系列持续吸引观众的核心魅力之一。

同时,对角色与人性的精心塑造和精准拿捏在第三季中亦有体现。如第二案中与天后素未谋面的舞阳因与其神似的容貌被多人争抢甚至几乎引来杀身之祸,牵扯出的每个人都各怀心思,折射出执念、仇恨、控制与利用等复杂人性令人唏嘘,也能从中品出权力对个体的碾压、容貌偏见等社会隐喻。
除此之外,该剧在服化道、镜头语言等方面也有诸多升级之处,如为还原唐代长安的风貌搭建了实景长安城、杨旭文身披30斤铠甲完成90%打戏;又如巧用意象符号营造氛围加强冲突,贯穿首案的核心道具金桃串联起三方角力、成佛寺的诡异哭声不靠特效就能让观众毛骨悚然;还有对历史细节的考古级还原、色彩风格与建筑设计等被赞“没有一个废镜头”等。
爆款IP“续命”,没那么容易
不过,并非所有观众都能接受《唐诡3》的变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权谋线比重的增加,虽说多线并行的嵌套式结构融合了悬疑志怪的险象环生与朝堂争斗的现实厚重感,但仍有部分观众认为权谋戏份的篇幅挤压了单元案的推理深度和节奏,尤其体现在第一个案件中。

相似的情况其实也曾出现在第二季的前期播出过程中,因第一案“降魔变”也涉及到政治斗争,但好在后面的“仵作之死”一案凭借对小人物的鲜活刻画很快将剧情带入高潮掀起广泛热议与共鸣,也把剧集立意拔到了新的高度。
如今到了《唐诡3》,目前似乎还未出现属于这一季的“仵作之死”。
尽管有前两季的高口碑背书,第三季在还未开播就已积攒许多关注、且上线后各方市场表现皆称得上是亮眼,可大众关于剧情、人物的讨论热情却并没有像这些榜单中的数据那般来势汹汹,仅播三天就开分的样本量也还不足以代表绝大部分观众,因此想要口碑彻底发酵起来恐怕尚需“点睛之笔”助推一把。
而无论如何,已走到第三载的《唐诡》系列为爆款IP的开发与“续命”依然留下许多可供参考的经验与反思。
综合来说,自2022年在无大IP、无流量、无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跑出一条大黑马曲线后,“唐诡宇宙”便用过硬的品质奠定了扎实的地基并将这个创作思路一直保持下来,然后在大基调下从各个维度进行突破升级,用新的故事和人物寻求更多元的主题表达。

如贯穿三季的“唐诡”小分队成员是该系列的灵魂群像,每个人的形象特点与性格既不能发生原则性动摇,又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出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兼具熟悉感与新鲜感。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对于长线开发的IP系列剧来说,平衡好新老观众对内容的接受门槛、根据当下用户的审美偏好调整新篇章的节奏等皆应纳入考量之中。毕竟在这个短内容泛滥的时代,谁能最快将看客吸引进门并甘愿停下脚步长久驻足,谁就能抢占先机。
现下第二案的结局已然尘埃落定,至于《唐诡3》的命运最终会归于何处,还不到下定论的时候。犀牛君还是盼望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经典IP能守住这方好不容易打下的阵地。